移動通信基站綜合防雷解決方案
發表日期:09月21 2018 文章編輯:原創 瀏覽次數:3499次
一、概述
移動通信基站主要由電源系統、天饋系統、傳輸系統、動環節能空系統、空調系統和主設備組成的一個綜合系統,主要分布在高山、郊區等空曠、海拔較高的地區,暴漏在外的弱電設備就成為雷電的落雷點,通信鐵塔由于其鋼結構很容易遭受雷擊,成為接閃和雷電泄放的通道,因此移動通信基站雷電防護成為通信行業的重點和難點。

二、雷電危害移動基站的安全
按照行業規范,雷電分為直擊雷和感應類兩種,均危害著移動基站的安全。
1.帶點的云層會對移動鐵塔及其設備之間發生放電現象,電壓峰值可達到幾百萬伏,電流峰值也會達到幾百萬KA,造成設備損害、人員傷亡,甚至引起火災;
2.感應雷產生的雷電電磁感應,會隨著移動基站暴漏在外的電力線纜、信號線纜或者設備線進入設備,從而損害設備;
3.地電位反擊,當移動基站被直擊雷擊中,雷電流會沿著塔身協防入地,從而接地電阻上形成較強的高電位,反向進入設備,從而損害設備。

三、移動基站的防雷解決方案
(一)接閃裝置
按照防雷設計規范,目前接閃器的分類主要由避雷針、避雷線、避雷帶和避雷網四種,可將直擊雷引向主設備之外,防止保護設備遭受直擊雷。移動通信基站附近無鐵塔的,則宜優先采甩避雷網作為建筑物的接閃器;屋面有天線等通信設施可在局部加裝避雷針保護,以減小雷擊溉率。其中避雷網的網格尺寸應不大于10 m×10m,避雷針應與避雷網可靠連接。
(二)引下線
引下線是將雷電流及時安全地泄放入地的通道,在移動通信基站上至少有2根,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時減少側擊危險。相互之間的間距小于18m,100m以上的通信樓,則其間距小于12m以內,沿建筑物四周均勻對稱布置。
(三)接地體
接地體是在土壤中用于散流的裝置,采用多根接地體連接成環型,直徑大于50mm,壁厚大于3.5mm鋼管、尺寸不小于50mm×50mm×5mm的角鋼或尺寸不小于40mm×4mm的扁鋼作為導體將雷電流安全有效地導入大地。垂直接地體一般為1.5-2.5m,埋深0.8m,地極間隔5m,水平接地體應埋深lm,向建筑物外引出的長度應控制在50m以內。框架結構的移動通信基站用建筑物基礎鋼筋做接地體。
(四)聯合地網
聯合地網是移動通信基站內所有設備共用的接地裝置,將基站的機房、變壓器臺、鐵塔的接地裝置連接起來,通過合理布置接地線,實現通信設備間的等電位,從而避免了之前分離地網因接地線和接地電阻不同而產生的電位差。
(五)設備過電壓保護
移動基站內部含有電源系統、監控系統等,這些設備都是精密設備,需要采取過電壓保護。
總電源配電箱內安裝一級浪涌保護器,KSP-25KA/350/4P/M 。
監控系統采用網絡監控三合一避雷器,KS-E2/220/M。其他可視移動基站情況配比避雷裝置。
四、結束語
移動通信基站的雷電防護應作為一項綜合系統工程,應根據各地地理環境和氣象條件,結合現有移動通信基站雷電防護設備設施建設情況和產生雷災的主要原因與引入雷災的主要途徑進行方案綜合設計,,減小雷電對移動通信基站設備和相關人員的危害,降低經濟損失,提升雷電防護能力和水平。
文章分享:
相關內容
-
移動通信基站綜合防雷解決方案
日期:09月21 2018 瀏覽次數:3500次
-
廣電發射塔防雷接地解決方案
日期:09月21 2018 瀏覽次數:249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