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電基本監測方法和具體技術有哪些?
發表日期(qi):12月26 2019 文章編輯:原創 瀏覽次(ci)數:1175次(ci)
雷(lei)電(dian)監測方法(fa)有目測、照(zhao)相(xiang)、電(dian)場儀、閃(shan)電(dian)計數器光譜儀、脈沖電(dian)壓(ya)記錄儀、衛星(xing)閃(shan)電(dian)探測、聲探測、雷(lei)達探測等。【鈞(jun)和電(dian)子(zi)?浪涌保護器】了解到(dao)目前,我國主要對地閃進行監測。雷電探測技術方法、原理及特點如下。
地(di)基探測技術:
1、甚(shen)低頻(VLF/LF)定位(wei)技術,特(te)點:探測范圍大(da);以探測地閃為主;需要組網。
(1)磁定向法(MDF)
采用一對南北方(fang)向(xiang)和東西方(fang)向(xiang)垂直放置的正交(jiao)環磁場天線測定(ding)閃電發生的方位角,比較兩(liang)個(ge)環天線上感(gan)應的信(xin)號的幅度(du)和極性即(ji)可求出磁場的水(shui)平方向。
(2)時差法(TOA)
采用閃電(dian)電(dian)磁(ci)脈(mo)沖到達(da)不同(tong)測站的時間差(cha),兩站之間得到一個時間差可以構成一條雙曲線,另外兩站之間也有一個時間差可以構成另一條雙曲線,兩條雙曲線的交點即為閃電回擊位置。
(3)IMPACT(MDF和TOA的綜合)
鑒于磁定(ding)向(xiang)法(fa)閃電定(ding)位系統(tong)定(ding)位誤差較(jiao)基探測技術大(da),時差法又必須至少有三個探測站才能定位,將二者聯合起來,形成時差測向混合閃電定位系統,它的原理是:每個探測站既探測回擊發生的方位角,又探測回擊輻射的電磁脈沖波形到達的精確時間。
2、甚高頻(VHF)定位技術,特點:定位精度較高;時(shi)間分辨率較(jiao)高;需要組網。
(1)時差技術(VHF/TOA):通過確定(ding)閃電輻射(she)到達(da)兩個或幾個相距很(hen)遠的(de)(de)接(jie)收機的(de)(de)時間差來確定(ding)輻射(she)源(yuan)的(de)(de)位置(zhi)。
干涉技術(VHF/IFT):通過快速傅里葉變換得出信(xin)號到達不同天線的(de)相位差,然后利用相位差計算入射信與相應基線的夾角,最后計算得出方位角和仰角。
星(xing)載探測技術
1、星載(zai)光學探測(ce)技術:
(1)極軌非太陽同(tong)步衛星上搭載光學瞬態(tai)探測器(OTD):搭載在極(ji)軌非太(tai)陽同(tong)步衛星(xing)上,垂直向下觀測雷暴云中閃電發出的強烈的光脈沖。
(2)極軌非太陽同步衛星(xing)上搭載閃電成像(xiang)傳感器(LIS):搭載在(zai)極軌非太(tai)陽(yang)同步衛星上,垂直向下觀測雷暴云中閃電發出的強烈的光脈沖。
2、星載甚(shen)高頻探(tan)測(ce)技術(shu):利用GPS衛星系列,搭載類似人工衛星術FORTE上的VHF接收機,利用DTOA(達到時間差)技術,實現全球閃電的定位檢測。
以上內(nei)容來自【鈞和電子(zi)?浪涌保護器】分享,更多相關知識資訊,敬請關注吉林省鈞和電子技術有限公司(//hld5.cn),我(wo)們會定期(qi)更新各類有關(guan)知識。
相關內容
-
垃圾焚燒電場綜合主廠房的直擊雷防護措施
日(ri)期:05月09 2024 瀏覽次數:1299次
-
鈞和電子雷電預警系統有哪些功能?
日期:02月(yue)29 2024 瀏覽次數:1394次
-
避雨亭的防雷設計
日(ri)期:07月13 2023 瀏覽次(ci)數:2630次(ci)
-
防雷工程中接閃帶的施工工藝
日期:07月12 2023 瀏覽次(ci)數(shu):8086次(ci)
-
智能防雷系統有哪些優勢?
日期:07月06 2023 瀏覽次(ci)數:1363次(ci)
-
什么是防雷工程?如何選擇好的防雷工程施工單位?
日期:05月20 2023 瀏覽次(ci)數(shu):1546次(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