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防雷工程須經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
發表(biao)日期:03月15 2021 文(wen)章編輯:原創 瀏覽次(ci)數:983次(ci)
《雷電防(fang)(fang)護裝置設(she)計(ji)審(shen)核(he)竣(jun)工驗收(shou)規定》(中國(guo)氣(qi)象局令第(di)37號)于2021年(nian)1月(yue)1日正式實施。該規定明確了新形勢下防(fang)(fang)雷裝置的(de)設(she)計(ji)審(shen)核(he)、竣(jun)工驗收(shou)、監督管理及罰(fa)則等方面的(de)內容(rong)。那(nei)么,哪些防(fang)(fang)雷工程須(xu)經設(she)計(ji)審(shen)核(he)和竣(jun)工驗收(shou)呢?鈞和電子(zi)針(zhen)對(dui)相關(guan)問題做(zuo)如下分享(xiang):
一是,下列建設工程、場(chang)所和大型項目(mu)的(de)雷電防護裝置需要經過設計審(shen)核和竣(jun)工驗收:
1.油庫(ku)、氣庫(ku)、彈藥庫(ku)、化學品(pin)倉庫(ku)和(he)煙花(hua)爆竹、石化等(deng)易(yi)(yi)燃易(yi)(yi)爆建設工(gong)程和(he)場所;
2.雷電易發區(qu)內(nei)的礦(kuang)區(qu)、旅游景點或者(zhe)投入(ru)使用(yong)的建(構)筑物、設施等需要單獨安(an)裝雷電防護裝置的場所;
3.雷電風險高且(qie)沒有(you)防雷標準規范、需要進行特殊(shu)論證的(de)大型項(xiang)目。
二是,申(shen)請雷(lei)電防護裝(zhuang)置設計審核應(ying)提交(jiao)的資料:
1.《雷電防護裝置設計(ji)審核(he)申(shen)請表》;
2.雷電防護裝置設計說明書和設計圖紙;
3.設(she)計中所采用的防雷(lei)產(chan)品說明。
三是,申請雷電(dian)防護裝置竣工驗(yan)收應(ying)當提(ti)交的(de)材料:
1.《雷電防護(hu)裝置竣工驗收申(shen)請表(biao)》;
2.雷電(dian)防(fang)護裝置竣工圖(tu)紙技術資料;
3.防雷產品出廠合格證(zheng)和安裝(zhuang)記(ji)錄。
四是,相(xiang)關罰則
1.申請單位以(yi)欺騙(pian)、賄賂等不正當手段通過設(she)計審核(he)或者竣工驗收(shou)的(de),氣象(xiang)主管機構按照權限給予(yu)警告,撤銷其許可(ke)證(zheng)書,可(ke)以(yi)并處三萬(wan)元以(yi)下(xia)罰款;構成犯(fan)罪的(de),依法追究刑事責(ze)任。
2.雷電防(fang)護(hu)裝置未經設計(ji)審(shen)核(he)或者(zhe)設計(ji)審(shen)核(he)不合(he)格(ge)施工(gong)(gong)的(de)(de),未經竣工(gong)(gong)驗收(shou)或者(zhe)竣工(gong)(gong)驗收(shou)不合(he)格(ge)交(jiao)付使用(yong)的(de)(de),由縣級以(yi)上氣象主管機(ji)構或者(zhe)其他有關部門(men)按照(zhao)權限責(ze)令停止違法(fa)行(xing)為,處5萬元(yuan)以(yi)上10萬元(yuan)以(yi)下的(de)(de)罰款;有違法(fa)所得(de)的(de)(de),沒收(shou)違法(fa)所得(de);給他人造成損(sun)失的(de)(de),依法(fa)承擔賠償(chang)責(ze)任。
更多防雷(lei)安全相關(guan)內容可(ke)隨時(shi)(shi)關(guan)注鈞(jun)和電子hld5.cn,有(you)關(guan)防雷(lei)裝(zhuang)置(zhi)選型、防雷(lei)工程設計與施工等可(ke)隨時(shi)(shi)垂詢(xun)15943048260。
文章分享:
相關內容
-
垃圾焚燒電場綜合主廠房的直擊雷防護措施
日期:05月09 2024 瀏覽次(ci)數:1299次(ci)
-
鈞和電子雷電預警系統有哪些功能?
日期:02月(yue)29 2024 瀏覽次數:1394次
-
避雨亭的防雷設計
日期:07月13 2023 瀏覽次數:2630次
-
防雷工程中接閃帶的施工工藝
日(ri)期:07月12 2023 瀏覽次數:8086次
-
智能防雷系統有哪些優勢?
日期:07月(yue)06 2023 瀏覽次(ci)數:1363次(ci)
-
什么是防雷工程?如何選擇好的防雷工程施工單位?
日期:05月20 2023 瀏覽次(ci)數:1546次(ci)